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总投资726亿港珠澳大桥今年底可能动工

总投资726亿港珠澳大桥今年底可能动工

作者:no1hack    转贴自:新京报    点击数:1608


  人大举行首场记者招待会,称该项目已提前开始设计招标工作

  昨日下午,广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省发改委主任李妙娟、省经贸委主任杨建初、省劳动保障厅厅长刘友君、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对广东应对金融危机、经济环境变化、促进稳定发展而采取各项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介绍。同时,还就港珠澳大桥等市民颇为关心的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投696亿建民生工程

  根据此次提交审议的《广东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广东将安排2009年省重点项目200项,其中,在建项目122项,新开工项目78项,年度计划投资3030亿元。

  《计划》包含加强交通、能源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79项,占项目总数39.5%,计划投资172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57%;调整优化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产业发展项目65项,占项目总数32.5%,计划投资60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20%;改善宜居环境,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保障水平的重大民生工程项目56项,占项目总数28%,计划投资69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23%。另外安排前期预备项目58项,总投资约7480亿元。

  大桥建设资金已解决

  《计划》透露,估算总投资726亿元的港珠澳大桥将争取今年年底开工。对此,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妙娟表示,目前大桥建设的资金问题已全部解决,关键是环保、生态的问题。广东省已按照计划在2008年底将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到国家发改委,目前在等待国家的正式批复。李妙娟透露,本来按照规定,须在批复之后进行招标,目前已提前开始了设计招标工作。

  年底是否一定能动工?李妙娟表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不是在一个湾区,而是在河口,大江大河的河口,而且不是一个独立单方的地区,而是在粤港澳大地推进。因此,年底开工不是“一家说了算”,必须三方政府共同定下一个目标才能共同往前推进。就目前的进度来说,如果包括连接线的话,要700多亿,这样一个大项目,经过这么三地有关部门、有关政府的共同推动,特别是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认为进度已经是推得很快,而且一切的时间节点都是按照计划完成的。

  “我认为进展还算是可以的,因为有一些技术的情况,包括口岸的设计、联检、环境等等问题,还有一些技术的问题,完全是按照香港方面推进的,可能社会各界或者香港方面希望尽快开工,我的心愿也是一样。”

  企业应建年金补充养老保险

  记者:现在企业退休的正厅级国有企业干部,拿到的退休金大概相当于一个科级公务员退休金的水平,公务员养老待遇和企事业单位有较大差距,在今年广东省“两会”上也引起很多位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请问在缩小公务员养老待遇和企事业单位养老待遇差距方面将会有什么举措,以增进社会的公平?

  刘友君:公务员退休和企业退休是有差距的,差距在哪里呢?公务员退休还有一个津贴,如果按照工资来计算退休金的话,公务员的退休工资比不上在企业退休。国家近几年来推行企业年金制度进行补充,凡是实行了企业年金制度的,退休后的工资就和公务员相当,甚至超过公务员。

  这个问题是在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发展历史中形成的,也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解决。但是最根本的,就是企业要建立企业年金的补充养老保险。

  横琴新区规划已上报国家

  记者:今天省长在报告中提到启动珠海横琴新区的建设,据我们了解这个新区的开发和粤澳合作也有一些重叠,这个新区的开发有什么构想,广东、珠海、澳门的合作有什么内容?

  李妙娟:横琴新区的开发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的规划工作,早一些时候,就委托了规划设计部门进行全面的规划。目前来说,经过多次的修改,将这个规划报到了国家。国家已经委托了中资公司到珠海横琴进行全面的考察。

  8.5%的经济增长指标不低

  记者:在今天的报告当中,提出8.5%左右的经济增长,国家提出保八,广东经济占了全国大概是1/8左右,这对保八的目标,对广东省会不会构成一定的压力?刚才梁厅长讲到企业双转型,以及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我们跟中小企业也有谈过,他们经营很惨,希望不要那么快转移到其他的地方去。

 

[NextPage]

 李妙娟:制订8.5%这个指标,实际上不低,我们经济的增长实际客观上跟国际市场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广东省是外向依存度很高的省份,而产业结构又主要是在中低段这样的一个制造业产业上,在市场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们的压力肯定就很大。世界货币组织最近连续调低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已经调低到仅有0.5%了,所以8.5%是一个不低的指标。

  8.5%这个指标,我认为对国家也是一个贡献,国家是提出了保八,而我们省提出了8.5%,在经济总量这么大的省份,能够制订这样的一个指标,最后对全国的贡献也是相当大的。

  经培训本土劳动力素质提高了

  记者:报告里提到,外省在广东打工的农民工人数是多年来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预料未来外省农民工的人数会不会进一步降低?失业率会在什么水平?

  刘友君:关于外省农民工是否会再减少,去年我们外省农民工减少了45万。有几个原因。第一,广东省多年来实行产业升级、经济发展转型,产业升级了,那么对于工人的技能要求就提高了,目前外省到广东来打工的农民工素质是怎么样的呢?两个75%。75%是初中以下,75%是没有任何技能的。产业转移之后,我们说“双转移”,有一部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去年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园区就业增加了37.8万人。涉及到的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本土劳动力就业能力、就业素质提高了。去年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普惠制的技能培训,这是在全国没有的,就是每一个人给1400元的3个月左右的单项技能培训。现在广东本省劳动力还有600万没有转移出来变成工人,通过技能培训,提高了本土劳动力的供给率。第三个原因,人力资源区域配置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就业提升到整个广东省的区域配置,将东西北欠发达地区有一定技能,尤其是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培训的劳动力转移到珠三角就业,因为珠三角的产业层次高一些。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到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只需要一些适应性技能的劳动力就可以就地就业。

  关停搬迁企业九成为中小企业

  记者: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广东不少外经贸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还有停产现象。去年广东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关停搬迁情况如何?

  梁耀文:据统计,去年广东新吸收的外商投资企业达到了6999宗,但去年广东外商投资企业也含加工贸易企业关停和搬迁是2452家,其中关停的有1730家,搬迁的有189家,转型的有169家,停产的有364家。关停搬迁企业当中,中小型企业占比较多,100人以下和100到500人以下的企业,占到了96%。大型企业搬迁和关停的并不多,总数才62家,占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