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鲍颖) 我国首列自产的磁悬浮列车,可能在2015年前出现在北京市区通往门头沟的轨道线上。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的总工杨秀仁昨日表示,相关筹划正在进行中。
技术成熟随时可投入使用
昨日,国展举办的“2009中国(北京)国际城市交通、地铁、轨道交通及市政设施展览会”上,我国首列自产的磁悬浮列车模型亮相。
在展会现场,记者看到了首次向公众展示的北京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只比玩具车稍大点的一组磁悬浮列车和轨道,是我国磁悬浮列车的“鼻祖”。“这是我们最早做出的一个磁悬浮列车及轨道,我们现在的磁悬浮列车都是根据它做的。”
展会现场的技术人员介绍,目前我国磁悬浮列车经过多年研究已做到了第3代产品,并且在唐山实验基地通过了各种测试,已经运行3万公里。他估计,最终投入使用的列车可能会是第5代产品。
该列车研究单位一负责人表示,北控磁浮公司的磁悬浮列车的工程化运行已完全成熟,随时可投入使用。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降低其能耗。
正在筹划用于S1轨道线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的总工杨秀仁透露,北京正在做一条磁悬浮线的长期规划———通往门头沟的S1轨道线路正在筹划,计划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磁悬浮技术。而由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和国防科技大学合作的中低速磁浮列车,是我国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列车。
现场专家透露,该线长约20多公里,不过“整个计划现在还没敲定”。
此前有媒体报道,北京市交通部门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磁悬浮列车初步考虑选在大台线(S1线)使用,计划2015年前建成。据媒体报道,S1线东起西四环定慧桥北五路,与地铁6号线衔接,经田村、石景山,西到门头沟区门城镇,全长27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