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压缩机站基本方程

压缩机站基本方程

作者:no1hack    转贴自:中国石油网    点击数:2113


    一、离心式压缩机的特性曲线
  所谓离心式压缩机的特性曲线是指压缩机的压缩比ε、效率ηn(称多变功率系数)、功率/V(又称内功率)、压头H与流量Q和转速n的关系曲线,见图l—1和图1—2。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压缩机转速不变时,压缩比随流量增加而减小;功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压头随流量增加而减小;对于效率,在某一流量下有一最高值,大于或小于该流量时,效率都要降低。
  特性曲线也可由一定数学关系式来描述

ε=f1(Q,n) (1—1)
ηn=f2(Q,n) (1—2)
Ni=f3(Q,n) (1—3)
H=f4(Q,n) (1—4)

  为了使离心式压缩机的特性关系适用于不同成分的天然气,在国外通常将其换算成为所选定条件下的特性关系,称对比特性,这就是









  式中:Qm——对比流量,m3/min;
     Q1——压缩机进口气体流量,m3/min;
     n0——压缩机额定转速,r/min;
     n——压缩机实际转速,r/min;

——压缩机对比相对转速;


ρ1——压缩机进口状态下气体密度,kg/m3

——压缩机对比相对功率,kW/(kg/m3);







  
    Z0——对比条件下,气体进口状态下压缩系数;
    T0——对比条件下,气体进口温度,K;
    R0——对比条件下气体常数,J/(kg·K);
    Z1——实际气体进口压缩系数;
    T1——实际气体进口温度,K;
    R——实际气体常数,J(kg·K)。
  利用上述关系式和对比特性曲线,可计算压缩机的工况。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实际气体参数和公式(1—8)、(1—9),求出入口条件下的对比流量Qm和对比相对转速  

  (2)按所求得的Qm和  在对比特性曲线上可查得压缩比ε;

  (3)按Qm在对比特性曲线上可查得    值,按公式(1—10)可算出压缩机的内功率N,然后加上机械损失所消耗的功率,就可得到轴功率
NS=N+NA

  式中 NA——机械损失所消耗的功率,如用燃气乾驱动压缩机,则NA=100kW;如用电动机驱动,则NA=150kW。
  (4)由Qm,可查得压缩机的多变效率η。
  用对比特性曲线计算实际工况时,须注意以下两点:
  (1)注意离心式压缩机的喘振区域,Qm必须比喘振大10%;
  (2)必须注意原动机的特性,尤其在使用燃气轮机的情况下,它所能提供给压缩机的功率范围是很有限的,实际计算时,要按计算结果换算燃气轮机在此工况下能否提供所需功率。

  二、压缩机(站)特性方程
  压缩机特性也可用解析式来表示,一般用多项式来表示。
  1.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方程
  压缩比ε与流量Q的关系
ε2=a1+b1Q+c1Q2+d1Q3 (1-11)

  压头H与流量Q的关系
H=a2+b2Q+c2Q2+d2Q3 (1—12)

  效率η与流量Q的关系
η=a3+b3Q+c3Q2+d3Q3 (1—13)

  功率N与流量Q的关系
N=a4+b4Q+c4Q2+d4Q3 (1—14)

  2.变转速下的特性方程



  式中 N——有效功率,kW;
    M——气体质量流量,kg/s;
    NS——轴功率,kW;
    ηm——机械效率;
    NA——辅助功率,kW。
  根据(1—16)式、(1—19)式,就可以计算所需的功率N。(1—11)或~(1—19)式中Q为入口状态下流量,系数a、b、c、d可根据最小二乘法回归确定。
  3.恒转速下离心式压缩机简化特性方程
  在分析输气管道工况时常常用到压缩比方程。在实际过程中,为了方便,将压缩比方程简化为二常数方程,即:






 式中  P2——压缩机的出口压力;
     Pl——压缩机的入口压力:
    Q1、T1,Z1——分别为吸入条件下的流量、温度和气体压缩系数;
    Q、P0,T0——分别为标准状况下的流量、压力和温度;
    a、b0——是由试验或回归后获得的系数,它们与天然气的组成、压缩机入口的气体温度T1和转速n有关。
  对于多能或多台压缩机串联组成的压缩机站,其总的压缩比方程可由前述简单压缩比方程换算得到。现以两级压缩机串联为例,说明换算的方法。




  式中的Q2为第一台压缩机的出口流量,也即第二台压缩机的进口流量。设Z为常数,则:






  式中 m——多变指数;
    ε——串联后机组的压缩比。
  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三级压缩的a和b0的换算关系式。
  4.往复式压缩机(站)的特性方程
  对于往复式压缩机;有如下的经验特性方程




式中 a,b——系数,可由吸入条件下的流量Q1与压缩比ε的关系曲线求得。
  如把吸入条件下的体积流量Q1换算为标准状态下的流量,则公式(1—28)可变为类似于离心式压缩机特性方程的形式。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