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同意在实现划界前的过渡期间,在不损害双方法律立场的情况下进行合作;日本将向开发春晓油气田的中国企业出资,根据出资额获得相应权益
历时近四年的时间,中日间悬而未决的东海问题争议终于以合作达成原则共识。6月1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宣布,中日双方根据2007年4月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以及2007年12月中日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新共识,经过认真磋商,一致同意在实现划界前的过渡期间,在不损害双方法律立场的情况下进行合作。
作为中日在东海共同开发的第一步,双方将以共同设定的区域为双方共同开发区块,经过联合勘探,本着互惠原则,在上述区块中选择双方一致同意的地点进行共同开发。具体事宜双方通过协商确定。双方将努力为实施上述开发履行各自的国内手续,尽快达成必要的双边协议。双方同意,为尽早实现在东海其它海域的共同开发继续磋商。
中国企业欢迎日本法人按照中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的有关法律,参加对春晓现有油气田的开发。中日两国政府对此予以确认,并努力就进行必要的换文达成一致,尽早缔结。双方为此履行必要的国内手续。
18日晚,日本外务大臣高村正彦和经济产业大臣甘利明在东京发表声明,称中日两国政府就共同开发东海的春晓气田事宜达成协议。日方将向开发春晓的两抑泄笠党鲎剩莩鲎识罨竦孟嘤θㄒ妗K酱锍晒彩叮餐⒌亩韵蠡拱锏闹鼙吆S颉K酵庠诤峥缛辗街髡诺?ldquo;中间线”的区域进行共同开发。该海域的开发费可能由日中双方各出一半,平分权益。
从2004年10月25日,中日就东海问题在北京举行首轮磋商起,至今已经展开11轮正式磋商和多次相关对话,历时近四年的时间。
有关东海油气田的争端可以追至上世纪70年代。当时,在浙江以东海域的东海大陆架盆地中部发现了被命名为“西湖凹陷”的大型储油地带。自1980年在东海首次钻探“龙井一号”井成功以来,中国已在该地带钻井30口,其中20口获高产工业油气流。
经过20多年的勘探,中国目前已开发出了平湖、春晓、天外天、断桥、残雪、宝云亭、武云亭和孔雀亭等八个油气田。此外,还有玉泉、龙井、孤山等若干大型含油气构造。
但日本主张平分东海资源。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每个国家可以享有最大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由于东海最大宽度为300海里,因此就出现两国专属经济区叠加的情况。日本因此提出了“重叠部分的专属经济区,按照两国中线来划分”的原则。这就是所谓“中间线”说法的由来。
但中国从来不承认所谓“中间线”的说法,因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涉及到海床和底土的权利,按照《海洋法》关于大陆架的规定行使。根据规定,大陆架最大可以延伸到距岸350海里处,这样一来,中国方面的大陆架主权,可以一直延伸到深度达到2900米的冲绳海槽,以此作为在东海与日本的分界线。
关于东海油气田开发,由此成为中日关系近年的最大悬案之一。中日政府虽然举行过几次谈判,讨论在东海资源归属和开采问题,但却无法寻找到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除在划分领海界线问题上有分歧外,中国在2003年开始开发的春晓油田就快落成的消息让日本政府显得更焦急。即使按照“中间线”,春晓油田也位于中方一侧,但由于共处一个油气带,日方担忧跨越中间线的油气资源被中方抢先开采。
一位日本问题专家对《财经》记者表示, “东海问题涉及到中日双方的现实利益,共识是中日搁置以往争议,促进双方合作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