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在内蒙古乌审旗施工的“桃7-12-4号”天然气井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至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作业区域已延伸至陕西、山西、内蒙古,从单一的煤田勘探进军石油钻探及煤层气、天然气井的施工,“冲出宁夏,淘回真金”的战略正在变为现实。
地处沙漠腹地的内蒙古乌审旗苏里格气田,竣工时间不长的“桃7-12-4号”天然气井口,跳动的火苗在蓝天映衬下像一个巨大的火把。这是自治区煤田地质局交付给四川石油管理局的第二口天然气井,经过现场测定,日产量达4至5万方。据介绍,该井完成钻井深度3475米,用时22天,比甲方规定时间提前了6天。
作为一个比自治区还早两年成立的专业煤田地质勘探队伍,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在半个世纪的勘探中为宁夏奠定了煤炭探明储量全国第六的煤炭大省地位,但也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煤炭行业走入低迷而带来的“阵痛”。在市场转轨过程中较早树立市场经济意识的煤田地质人果断成立石油钻井公司,转战陕北,用钻煤的设备掘出了石油,在强手如林的陕北石油钻井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近年来,面对能源市场变化的新形势,该局一边全力做好自治区“一号工程”煤炭资源勘探工作,一边树立“小省区有大作为”、“冲出宁夏”的理念,坚决进军区外市场。
从2007年起,为了开拓天然气市场,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决定购置最大钻井深度可达4000米的ZJ40L钻机,并成立项目工作小组,进行设备招标、人员培训、首井井位选择等工作。今年3月,ZJ40L钻机正式开钻,一举成为“西北第一钻”、“全国煤田系统第一钻”。目前,自治区煤田地质局业务范围从最初单一的煤田勘探,发展到现在的石油钻探、煤层气、天然气钻井施工,以及灭火孔,瓦斯抽放孔等高难度孔井的施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