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闭幕。昨日上午,分组会议审议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室、“一府两院”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北京市绿化条例(草案)》,讨论了市人大常委会向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讨论稿)。下午的全体会议审议表决了《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赵凤桐辞去北京市副市长职务请求的决定(草案)》。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审议并表决了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议程(草案)、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草案)、议案审查委员会名单(草案),决定了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列席人员名单以及其他人事任免事项。
本报讯 (记者 蒋彦鑫)昨日,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决定,接受赵凤桐辞去北京市副市长的请求,并报市人代会备案。此前,赵凤桐分管教育、交通、司法等领域。据了解,经中共中央任命,赵凤桐将担任北京市委常委。
赵凤桐辞去北京市副市长之后,北京的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为:市长郭金龙,常务副市长吉林,副市长蔡赴朝、刘敬民、苟仲文、黄卫、丁向阳、陈刚、程红。其中蔡赴朝、程红、苟仲文、黄卫4位副市长均是2008年任命的。在昨日首都之窗关于市政府领导的工作分工上,11月刚刚任命的副市长黄卫分管领域还没有明示。但12月3日下午,黄卫曾到市交通委调研。
向人大常委会递书面辞呈
在昨日的市人大常委会上,赵凤桐因工作变动,向常委会组成人员提交了亲笔签名的书面辞呈,并感谢在其担任副市长期间,市人大常委会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根据赵凤桐的请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决定接受赵凤桐辞去北京市副市长职务的请求,并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推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
人大常委会对赵凤桐给予了高度评价。评价中称,赵凤桐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助市长做好政府工作,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推动了北京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在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常委会组成人员以掌声对赵凤桐表示了感谢。
在昨日的任命之前,54岁的赵凤桐分管教育、科技、城市管理、交通、公安、安全、司法、信访、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同时还临时负责农业、农村、水务、环保、园林绿化方面的工作。
- 人物 “他是一个听得进意见的人”
“踏实做好每项工作”。2006年3月,赵凤桐被任命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时,发表了这样一句就职感言。
2007年7月,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调整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工作分工的通知。赵凤桐接管了城市管理、交通、公安、工商、环保等部门的工作。而此时,也正是奥运前冲刺的时刻。
单双号限行、限制外地车辆进京……一系列针对奥运交通的临时措施接连出台。赵凤桐身边一名工作人员记得,在压力最大的那些日子里,赵凤桐经常一边听取汇报、研究问题,一边一根一根地抽烟。
“如果你坐在他附近,不管是什么身份,他都会冲你礼貌地让一下烟。”一位熟悉他的人说。
坦率
“公共交通舒适度需提高”
2007年8月,“单双号”出行第一天,赵凤桐以一名普通乘客的身份,在早高峰时段与市民一起挤乘公交和地铁,考察交通状况。在公交车上,赵凤桐一边了解情况,一边观察窗外来往的车辆,“我们真的要感谢市民的配合,从我上车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一辆双号的私家车。”他感慨道。随后,赵凤桐从西直门站上了地铁2号线,站了三站地,从鼓楼站下车。在感激司售人员的工作之余,他也坦率地表示,公共交通的舒适度还要提高。随后赵凤桐又一次提及了对市民的感谢,“咱们北京的市民很可爱,很可敬,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响应和支持表示感谢。”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