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民担心:无序的地震灾区旅游带来的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将巨大伤痛变成了娱乐的资源。林继忠认为:“网友们的意见与我们其实是一致的,我们也反对将地震灾区的参观变成一种娱乐。事实上北川县从来就没有开放过所谓的‘地震灾区游’,近段时间来我们也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禁止旅游大巴、游客进入县城遗址。”
“北川建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主要是为了展示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艰难和抗争,通过对北川中学、北川老县城、唐家山堰塞湖等灾害现场的还原和保护,开展抗震纪念、体验、防灾教育和科学研究。”林继忠说。
据了解,地震灾害现场修建纪念场所在世界上也不乏先例。1995年1月17日,日本关西地区发生了7.3级的阪神大地震,地震震源位于濑户内海的淡路岛北部。地震后,日本政府指定其为国家天然纪念物,并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北淡震灾纪念公园。游人走入公园可看到当年地震的巨幅照片、大型立体活断层模块、地震时受灾的民房,在体验馆能亲身感受7级地震。公园内的景象是原样保留下来的阪神大地震遗迹。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王挺之认为,从大地震遗址中挖掘出较高的人文价值,使其与风景融为一体,让游人真正得到一次心灵的震撼与洗涤,而不是抱着游山玩水甚至看热闹的心态,这应该是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修建的初衷和应该达到的效果,有关地震科普教育、抗震救灾的典型实物藏品等,都应该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在管理上务必做到规范、有序、严肃,唯有如此地震遗址才不至于被商品化。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