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使用反剽窃软件治理学术不端遭质疑
[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09/4/22   ]

 对于防止造假行为白春海认为根本还是在学生和老师,老师在打击造假这个环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防止‘造假’专门制造了这个‘检测系统’其实是很可悲的。”白春海说,“这些其实应该纳入‘教育法’,国家给我们提供了上学的权利,学生就应该有不作弊造假的义务。还是应该多出台一些有建设性意见的东西,来鼓励人性善的一面。”

  新疆大学人事处管守新处长多年从事一线教研工作,他认为,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在于现行的考评机制。社会对大家的教育导向直接导致了目前大家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行为。

  虽然目前管处长还未接到学校有关部门关于试行“检测系统”的通知,但是他表示,有了检测系统,对抄袭行为会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他认为,每个负责答辩的老师阅读范围是有限的,而且所有负责答辩的老师并不全都是涉及专业学术领域的专家,所以发现抄袭、剽窃论文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检测中出现的“雷同”部分,如果有规范的注释、出处等,不能算作抄袭。“检测系统”虽然能做到一些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是毕竟只是一套机械系统,操作过程会比较死板,因此怎样去鉴别抄袭还是引用更需要人力求证。

  管处长表示,检测体统只能起到一个提醒和防止的作用,根本还是要提高学术人员的思想境界、道德觉悟。

  新疆农业大学的刘老师则指出,这个新生事物有利也有弊,试行结果出来后根据实际情况,统计过具体的比例才能判定这个“检测系统”的优劣。

上一页  [1] [2] 

 上一篇文章: 最高法发言人开博 称底线是坚持不说假话
 下一篇文章: 央视新址配楼如何处理尚待专家论证
顶部】【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信息
  中石油最大炼化项目事… 
  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外交部回应核弹头数量… 
  神十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 
  6000家机构承诺不接受… 
  广西将正式施行艾滋病… 
  北京人力社保局:建议…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如果您需要我请点我... QQ:630654366
返回首页联系我们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服务回到顶部
皖ICP备05013160号
网络实名:燃气表网 通用网址:燃气表网
服务电话:0551-3448670 传真:0551-3448670 手机:13966768269 E-mail:gmeter@126.com
(C)版权所有:燃气表网 网址:www.gmeter.cn  www.gmeter.com.cn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