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以进食堂多为荣
记者:公示学员在校食堂消费情况,能起什么作用呢?
谢豪斌(进修一班支部书记兼纪检委员):规定对公款吃喝、送礼是一次“亮剑”。我们多次进党校,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还是头一次。就餐公示对大家还是有压力的,一看消费数额,大家心知肚明。过去上党校,谁进校食堂太多,会觉得不好意思——没有人请吃饭,“没面子”。现在相反,大家以进食堂多为荣。
【背景】记者随意查阅春季一期进修一班3月份就餐情况,45人均是厅级干部,共1944人次,个人消费最多367元、最少78元,普遍在100元—200元。春季二期进修一班有39名厅级干部,5月10日至25日半个月内,有896人次进校食堂,多数人消费200元左右。省委党校纪检监察室副主任蔡尚华说,过去一些学员每月在校食堂消费十几元甚至几元钱。
记者:新规定堵住了公款人情消费,学员是否会“不适应”?
詹习文(进修三班学员):新规定让学员们减负了,双方都有了“挡箭牌”。过去一些领导上党校期间,一个下属单位去看,别的也不敢怠慢。现在好了,我周末回县里,一些同事见面还客套:省里有规定,这次出差没去党校看望你。我说,这就对了,如果去了我们都违规,要受处分。领导带头,下面就自觉执行。
【背景】受访的10多位学员反映:目前,大多数学员理解并遵守规定,希望“新风能够长久”。
应酬少了,学员心态变了
记者:应酬活动少了,公车也不让带了,学员们课余在忙什么?
崔振章(进修二班学员):过去10多年,我曾4次进党校,这次变化最大: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过去下午没课,有人就打牌消磨时光,一些学员原本不会“斗地主”,就是上党校期间学会的。现在大家没课就抓紧看书做笔记,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到课率提高了,缺课、请假的少了;读书的多了,没事往家里跑的少了;礼节性拜访少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