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的标杆 油价正面临难得机遇
[ 来源:华尔街日报    更新时间:2009/7/1   ]
    增强中国在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是个老话题。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提供的数据,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从2005年的670万桶/日增至2015年的1110万桶/日、2030年的1650万桶/日,年均增长率为3.7%。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急剧上升,进口量将从2005年的310万桶/日增至2030年的1310万桶/日,对外依存度达到80%。2010年左右,中国有望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3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将相当于欧盟所有27个成员国的进口量之和。但是,国际石油市场主要的标杆油价却都不是来自中国。增强中国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迫在眉睫。
  目前,建立中国自己的标杆油价正面临难得机遇。作为亚洲原油标杆的印尼塔皮斯(Tapis)和马来西亚米纳斯(Minas)都因为现货供应量的减少而逐渐失去标杆价格的地位。这样亚洲在石油标杆价格方面出现了真空。另外,纽约商品交易所的WTI价格作为全球油价的标杆价格饱受诟病,因为它过多地反映位于内陆地区库兴(Cushing)交割点的当地供应与库存状况,且很容易受到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世界石油市场也需要一个反映石油消费大国供需情况的标杆油价。
  第一,在缺少市场主体多元化和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基础上建立石油交易平台和标杆油价。这一平台的建立需要具备几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其中包括能源市场交易主体的多元化、良好的法律保障、先进的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完善的合约交易程序和交割安排、比较发达的金融市场、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等等。目前,中国国内石油市场的交易主体还没有实现多元化,因此也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市场,而人民币又不能自由兑换。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石油交易平台的建设,需要研究在这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建立有效的石油交易所。

[1] [2]  下一页

 上一篇文章: 伊拉克石油行业复苏尚待时日
 下一篇文章: 中国能源企业高调再“出海”
顶部】【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信息
  中石油最大炼化项目事… 
  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外交部回应核弹头数量… 
  神十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 
  6000家机构承诺不接受… 
  广西将正式施行艾滋病… 
  北京人力社保局:建议…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如果您需要我请点我... QQ:630654366
返回首页联系我们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服务回到顶部
皖ICP备05013160号
网络实名:燃气表网 通用网址:燃气表网
服务电话:0551-3448670 传真:0551-3448670 手机:13966768269 E-mail:gmeter@126.com
(C)版权所有:燃气表网 网址:www.gmeter.cn  www.gmeter.com.cn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