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被曝曾被招募为克格勃间谍
[ 来源:扬子晚报    更新时间:2009/7/13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克格勃人员亚历山大·瓦西里耶夫获准进入苏联情报机关档案馆。结果他惊讶地发现,美国大作家、诺贝尔奖得主海明威竟然曾于1941年被招募为克格勃间谍!瓦西里耶夫移居英国后,与两位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汉斯和哈维·克莱尔分享了自己花费数月时间抄录下来的秘密文件笔记,三人在合著新书《间谍:克格勃在美国的兴衰》中,首次曝光海明威的这段“黑暗过去”。

  能力有限未获取任何情报

  关于海明威的“黑暗过去”,书中引述前苏联情报机关的秘密文件道:“1941年1月8日,一本《丧钟为谁鸣》被寄往莫斯科。国家安全总局(克格勃前身)给海明威的代号为“阿尔戈”。1941年‘阿尔戈’在动身去中国前被吸收进来……在中国期间,并未与他取得联系”。

  书中提到,1941年底,“中心”写信给纽约的“马克西姆”说,需要“为他(海明威)寻找出境去我们感兴趣国家的机会”。1943年-1945年,海明威与苏联情报人员有过数次接触。这几次会面的目的是“考察其人,看他是否有能力为我们工作”。但“由于我们的人被紧急召回国内,与‘阿尔戈’没能保持进一步联系”。“阿尔戈”从未传递过“任何政治情报”。

  克格勃曾于1950年派人打探海明威的消息及其政治倾向。得到的回复是:“据说,他似乎支持托洛茨基分子,并在文章中抨击苏联。”海明威与克格勃的关系是否就此结束,不得而知。瓦西里耶夫的新书没有给出答案,因为笔记只记到上世纪50年代初。

  携妻赴中国前线当“探子”

  海明威的确于1941年携妻子到中国采写过战地报道。2007年3月30日,一本名叫《海明威在中国前线》的书籍由美国波托马克图书出版社正式发行,作者是彼得·莫雷拉。书籍的起由是,海明威的忠实“粉丝”莫雷拉在普林斯顿图书馆发现了一封长达6页的从未发表过的书信,写信人是海明威,收信人则是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日期为1941年7月30日。

  海明威自己在信中声称,在他去远东之前,一位名叫“怀特”的先生叮嘱他留意中国的情况。在中国,尽管大部分时间沉浸在醉酒之中,海明威还是尽了足够的责任,和许多相关人士进行了认真的会谈。他还曾和夫人深入前线,吃尽苦头。因此,莫雷拉认为,与其说海明威在远东是一个文学探险家,不如说他是一个为美国收集情报的间谍。

 上一篇文章: 巴基斯坦内政部长称本-拉登在阿富汗
 下一篇文章: 朱棣文十五日将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
顶部】【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信息
  中石油最大炼化项目事… 
  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外交部回应核弹头数量… 
  神十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 
  6000家机构承诺不接受… 
  广西将正式施行艾滋病… 
  北京人力社保局:建议…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如果您需要我请点我... QQ:630654366
返回首页联系我们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服务回到顶部
皖ICP备05013160号
网络实名:燃气表网 通用网址:燃气表网
服务电话:0551-3448670 传真:0551-3448670 手机:13966768269 E-mail:gmeter@126.com
(C)版权所有:燃气表网 网址:www.gmeter.cn  www.gmeter.com.cn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