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安徽省霍邱县教师杨勇(化名)吃过晚饭,躺在床上看霍邱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一则霍邱县政府决定奖励6亿元给大昌矿业集团的新闻让他从床上霍地坐起:“什么?600万还是6000万?奖6个亿?不可能!”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霍邱至今仍属国家级贫困县,一年财税收入才7亿多,怎么可能奖励一家企业6个亿呢?
尽管难以置信,但却是事实。大昌矿业集团与县政府签订协议,上马年产100万吨球墨铸造项目,据称,“需要投资20多亿元,建设期18个月,建成后年产值66.7亿元、税收5.89亿元,可解决2500人就业。”为此,经县人大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决定奖励6亿元给大昌。此外,为助大昌形成更大规模,另有一个约一亿吨储量的铁矿,县政府也正在考虑无偿交与大昌开发。
在6个亿的县财政奖励之外,霍邱县也会尽力扶持大昌新项目的融资,“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一位县政府领导表示。
然而,背负如此荣誉与优待的大昌,从去年11月开始,已陷入半停产状态,萧条冷落,惨淡经营。霍邱为何“举县而为”重奖这样的企业,实在令人疑猜。
霍邱的“魄力”
“这事儿太不可思议了,”银行职员马克义(化名)说,“霍邱今年计划财税收入9个亿,想尽了一切办法,到目前为止,总算完成阶段性目标。霍邱哪有这个钱啊?我刚听说的时候也不相信。”
“诧异、不相信”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在上海工作的霍邱人宋家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政府凭什么给民营企业啊?我感觉非常痛心。”
如此大手笔尽管“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6月10日,霍邱利税大户大昌矿业集团董事长吉立昌和霍邱县县长刘胜签订协议,上马年产100万吨球墨铸造项目。霍邱政府网站如此描述这一项目:“需要投资20多亿元,建设期18个月,建成后年产值66.7亿元、税收5.89亿元,可解决2500人就业。”大昌集团副总经理张泽厚却向记者描述了一个更豪迈的数据:“20多亿只是先期投资,总投资将达60多亿元,今年8月8日开工,完全建成后,年上交利税可达20亿元,吸纳5000名员工。”
7月10日,奖励大昌矿业集团6亿元的决议,正式在霍邱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上通过。
“县委书记和人大常委会主任是同一个人嘛,怎么会不通过?而且,这个项目是人大常委会会议讨论的,并不是由人代会讨论决定。”霍邱县警察张明(化名)说。
作为河北人的吉立昌,目前已是六安市政协委员及霍邱县人大常委。有他参与表决,无疑会大幅减小了摩擦系数。
据传,为了让大昌进一步形成规模效应,霍邱县会将一个储量1 亿吨的铁矿免费交由大昌开发。也就是说,在6亿元的巨奖之外,大昌还会得到一个额外的“超大红包”。按如今的市场价格,若买下这1亿吨铁矿,至少也得花费五六个亿。对此说,张泽厚加以认可,称确实听到过这种说法。而霍邱县一位领导的说法更进一步证实了消息的可靠:“是有这么回事,县领导正在考虑当中。”
“大昌年产100万吨球墨铸造项目,预示着霍邱铁矿开发深加工项目的真正突破,并将实现铁矿开发从采掘向冶炼的关键性转变。”霍邱县委书记权俊良曾在这一项目的建设指挥部会议上说,“要举县而为,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
在支撑大昌的这个项目上面,霍邱县的确展示了“举县而为”的决心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