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安7月23日电 7月21日清晨,古城西安。在碑林区人民法院一间简陋的审判庭内,西安交通大学81岁的退休老教师陈永江早早地出现在被告席上,他是以“侵犯名誉权”被告上法庭的。
和他一同成为被告的,还有两位年过古稀的老同事——郁永章和杨绍侃教授。他们3位,都曾在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能动学院”)工作过多年。
而状告他们的,也都是来自同院同校的同事,由于共事多年,相互之间的关系早已不只是同事那么简单。原告之一的教授、博导李连生,长江学者,既是这3位被告的后辈,也是在郁永章教授门下读的硕士和博士。而另一位原告束鹏程教授,还曾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10余年。
上午9时,庭审准时开始。3位老教授意外发现:作为原告的李连生和束鹏程的身影迟迟没有出现,只有其代理律师只身前来。
已退休多年的3位老教授怎么会被自己的学生和同事告上法庭?他们因何而惹上名誉权官司?
获知申报部委奖励项目后,六教授拍案而起
“你这种材料,把什么都说成你的,人家告了我们怎么办?如果这种风气不刹住,专业声誉怎么办?年轻教师、学生怎么办?”
作为我国首届压缩机专业本科毕业生,73岁的杨绍侃曾担任西安交大动力二系主任,后来又曾担任过陕西省科委(现为科技厅)副主任。
2007年年底,一个教育部的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公示让长期从事压缩机技术教学科研工作的杨绍侃感到很惊讶:能动学院李连生教授申报的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是“往复式压缩机理论及其系统的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
“我心想,他没有搞过往复式压缩机,不会突然弄出这么大一个课题吧?!”杨绍侃说。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