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钓鱼执法等热点事件将助推依法治国
[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09/10/27   ]

  观察家认为,一系列舆论热点事件有助于弥补法律漏洞,推进中国依法治国。

  10月14日,面包车司机孙中界在上海搭载了一名“乘客”,“乘客”随后留下10元钱作为车资。孙中界随即被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拦下,车辆因“从事非法营运”被扣留。经记者核实,孙搭载的“乘客”是交通行政执法便衣,俗称“钩子”。

  浦东新区城管部门此前发布的调查则否认了所谓的“倒钩”执法问题。18岁的孙中界为证明清白,自伤小指。中国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违规执法现象,这种涉嫌唆使、引诱甚至嫁祸车主的“钓鱼式执法”,一时间成为舆论焦点。

  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说:“‘钓鱼执法’也可称为‘执法碰瓷’,这从根本上违反了政府公共政策和管理规则,违反了行政管理法律规定。”

  他说:“本应是约束人们遵守公共秩序的政府,如果其自身行为发生了扭曲,会对社会的规则和秩序造成混乱,使政府的公信力遭受质疑。”

  26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说:“将启动相应的问责程序,对直接责任人追究相应责任”。

  汪玉凯教授同时指出,网络时代客观上使政府的执法行为受到公众监督,因而政府必须直面民意。以前个人意见的表达通常是孤立且缺乏沟通的,而网络却能形成公众的集体响应。

  从2003年的孙志刚案,到后来被曝光的佘祥林案“躲猫猫”事件以及此次“钓鱼执法”事件中,网络舆论对推动事件逐步解决,甚至对推动中国的法治进程发挥了显著作用。

  2003年,27岁的孙志刚在广州的收容所被殴打致死,直接促成了有关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新的法规出台。

  在佘祥林案等“错判”案件的影响下,最高法院自2007年起收回死刑复核权。

  今年初,云南省某看守所在押人员死亡,这一被媒体称为“躲猫猫”的事件促使全国公安和检察机关彻查羁押场所。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兵说:“充分发挥网络民意,是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途径。”他说,正是由于解决问题的正当渠道不畅通,媒体和网络才成为当事人唯一的选择。遭遇“钓鱼执法”的另一位当事人称,此前针对“钓鱼执法”的诉讼,原告无一胜诉。

  何兵建议,今后应打通解决行政执法争议中的各个制度环节,比如更大地发挥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让遭遇不公平执法的当事人拥有更多“申冤”渠道。

 上一篇文章: 莫斯科华商最集中市场火灾后永久关闭
 下一篇文章: 人民空军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安排公布
顶部】【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信息
  中石油最大炼化项目事… 
  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外交部回应核弹头数量… 
  神十本月中旬择机发射… 
  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 
  6000家机构承诺不接受… 
  广西将正式施行艾滋病… 
  北京人力社保局:建议…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如果您需要我请点我... QQ:630654366
返回首页联系我们会员注册会员登录会员服务回到顶部
皖ICP备05013160号
网络实名:燃气表网 通用网址:燃气表网
服务电话:0551-3448670 传真:0551-3448670 手机:13966768269 E-mail:gmeter@126.com
(C)版权所有:燃气表网 网址:www.gmeter.cn  www.gmeter.com.cn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