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下称国家防总)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正在持续的北方旱情。
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发布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近期不会考虑通过提高水价来协调抗旱水源,旱灾因素还不足以导致近期出台提高水价有关政策。
此前,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杨汴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启动Ⅰ级抗旱响应意味着,如果旱情继续加剧,该省必要时将提高水价,对耗水高的生产企业进行限量供水。
据鄂竟平介绍,北方小麦主产区去冬以来普遍遭遇降雨少、气温高、寒旱叠加的天气,导致“灌期提前,用水集中”,加上部分地区江河来水和蓄水量偏少,造成抗旱水源短缺。
对此,有专家呼吁深化农业水利综合改革,以从根本上解决这次旱灾中一些地区因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导致的水源短缺问题。
抗旱水源短缺
鄂竟平在新闻发布会称,本次北方大旱中,全国作物受害加上三北地区干封地面积总数达到2.76亿亩,比常年同期多0.87亿亩。
对此次旱灾的成因,鄂竟平分析称,本次旱区先是表现为降雨少气温高,去年12月份以来又出现大幅度降温,寒旱叠加。而春节后气温回升较快,持续少雨,各地冬麦区提前开始春灌,有些还增加了灌溉的次数,用水增加并集中,加上部分地区江河来水和蓄水量偏少,造成抗旱水源短缺。
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新闻发言人杨汴通告诉记者,河南省今年冬小麦7980万亩的播种面积中,没有灌溉条件的达到3300万亩。
此外,因为长期以来地下水超采,导致该省5000万亩的井灌区内很多机井面临出水不足或因为井深不够断水的情况。
而且,纵然是在平常年份,水源不足也是河南很多地区粮食生产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据河南省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吴海峰对该省产粮大县滑县的调研,该县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仅有2.4亿立方米,缺口达2.41亿立方米,地下水位每年下降1米左右。
近期不会提水价
考虑到抗旱过程中面临的水源严重不足的情况,地方有关官员和一些专家提出了可以考虑提高水价的方式协调抗旱用水。
关于“必要时可提高水价,也可对高耗水的企业实行限量供水”的说法,2月10日,杨汴通在接受采访时回应,根据目前的抗旱情况,河南省暂时还不会提高水价和对高耗水的企业限量供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