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2008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数字。
毫无悬念,这将是3年以来单位能耗下降最多的一次,这为“十一五”能耗约束性指标完成迈进了重要一步。不过,即便如此,世界银行警告说,仍需保持谨慎。
尽管中国经济增幅从2007年的13%下降到2008年的9%,这会有利于2008年的单位GDP能耗大降,但是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认为,这只是一个偶然的暂时的现象。
世界银行发给本报记者的材料表示,如果不对经济和产业结构做更根本的改革,单位能耗降低20%的目标很有可能无法实现。
作为中国国家发改委委托给世界银行有关“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世行中国局经济学家高路易建议,中国政府可以减少经济对于工业以及出口的过分依赖。因为这种过去的发展模式,会导致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却难以保证包括能耗、环境、工业用水等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同时也不利于就业的快速增长。
这项评估报告认为,目前中国面临两大挑战,首先短期中国能够持续保持高增长,这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对于中长期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则在于如何使经济增长达到长期稳定。
“达到短期和中长期的目标,中国的政府方面需要考虑很多的问题,才能达到长期平衡经济发展的目标。”高路易表示。
世行的报告注意到,过去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远远超出预期。“十一五”规划中最重要的社会目标取得了显著进展,这表现在改善了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改善了农村地区的条件(尽管城乡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扩大)。
此外,在减少空气和水污染、处理工业固体废物、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扩大森林覆盖面方面得到改善。但是实现环境和资源利用目标的进展喜忧参半:降低能耗方面进展缓慢。
杜大伟在对该项评估报告完成后给出的结论是,“‘十一五’规划在实现若干主要目标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仍然存在重大挑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