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总俞震耀后来承认,自己当初只考虑到拼车有着环保、经济等许多优点,却忽视了操作起来的诸多问题。
首先就是拼车的合法性问题。俞震耀发现,由于拼车行为与现有法律、法规并不配套,私家车、自备车收费拼载的合法性并不被认可。私家车主如果向拼车人收费,需不需要纳税?如何纳税?都没有明确规定。而拼车中介在管理、经营、收费上也都无章可循。为了生意,俞震耀曾希望说服一些出租车司机参与拼车,但这些司机无一例外都以没有可依据的正规文件为由拒绝了。
其次是拼车存在安全隐患。通常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尽管一般保险公司会对司乘人员作出赔偿,但搭拼人员及其家属往往会对私车业主提出其他要求;而临时搭拼人员互相并不熟悉,万一发生抢劫、偷窃等事件,又该由谁来承担责任?由于国内至今没有专门针对拼车这一行为的保险,若引起纠纷将会很难处理。
在诸多问题面前,“P”总俞震耀后来被迫选择了转行。
市民支持政府为拼车正名
相比其他许多城市对拼车现象的“围追堵截”或“遮遮掩掩”,杭州市一直在积极为拼车行为正名,酝酿相应方案,倡导市民拼车出行。
“杭州市政府早已注意到这一利大于弊的出行方式,一直在积极酝酿出台拼车试点方案,在半年时间里,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已为此事开过至少6次专题会议。”杭州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今天告诉记者。
这位负责人透露,该方案目前已经确定平等自愿、非营利性、有车一族等原则为指导思想。在方案制订过程中,将通过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方案初步制订完成后将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完善方案,提高可操作性,待成熟后再推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