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
谎称是中国卫通的子公司
前日,曾经在吴志剑的总裁办公室工作过的陈宏(化名)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据他透露,吴志剑在很短的时间内成立了中国神舟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讯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卫通网络通信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博大晶深科技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公司,并在福田区财富广场、光大银行大厦等高档写字楼租下办公地点。对外宣称这众多公司同属一个集团,而这个集团又从属于原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即“中国卫通”)。
为了让人相信他们的公司是个有实力的大集团,吴志剑等人在表面工作上做足了工夫,比如集团的办公用品(如饮水纸杯)上尽可能的印上了“中国卫通”字样及LOGO;还向全体员工拿出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网络增值服务经营许可证”。
陈宏说:“但实际上,这些数字和经营许可证都是假的。”而吴志剑自己和公司高层开的车都是凯迪拉克、奔驰等高档车。
昨日的庭审,吴志剑也向法官承认,很多经营许可证是假的。
通过各种渠道散播“上市”消息
陈宏透露,之后,吴志剑等人便开始谋划在香港买壳上市筹集资金。2007年3月,几个主要人物便向外透露了公司“上市”消息,并称可以购买公司“原始股”,但当时工作做得不够完备,反应并不积极。2007年7月,开始有人陆续认购其“原始股”,他们还通过各个渠道,告诉其亲朋好友“上市”消息,并称到2007年年底即可获得高额回报。
这时,很多人开始相信他们的话并认购“原始股”。据陈宏说,受害人有接近200人,募集的金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
2008年1月10日前后,吴志剑等人向集团内部“认股”员工公布了他们买壳上市,壳公司是香港的“天下媒体”。
2008年1月14日,曹健、熊荣南、吴耀均等人便被深圳市经侦局调查拘留,被拘留之初,集团留守负责人称,被拘高层一周内就会出来。在公安部门的敦促下,该集团开始将“认购”款退回给一部分认购者,但退了少数人后,看到退股人数众多,便以资金不够为由不再退钱。
打造上市后涨20倍的诱人馅饼
陈宏讲述了在神舟公司的受骗经历。他在神舟公司工作了两年,2007年10月他花了14万元购买了20万股神舟公司的原始股,当时公司的传言是上市后会变成十几元一股。但是时隔一年半,陈宏一分钱也拿不回来,现在想找人退款也找不到。
“我参加工作不久,没什么积蓄,本来也是将信将疑。”陈宏对记者说,“后来看到每天都有大批人来公司要求买股票,而且出手就几百万元。本来内部发行价是6角多的,后来涨到了1.2元。我也坚持不住了,在7角的时候投入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