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湖北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联合向全省发出通知,加强党员干部在党校学习期间党风廉政建设,狠刹公款互相请客、“礼节性拜访”频繁、公车驻校、上课出勤率低等不良学风,引起社会关注(见本版4月27日报道)。
湖北省委党校今年春季一期学员426人已经毕业,二期244人在学。那些旨在“管嘴、管腿、管手、管心”的规定,到底执行得怎样?6月1日,记者走进湖北省委党校,对话相关人员。
“新规定”针对的都是老问题
记者:党风廉政建设规定有很多,为何特意对党校再出“新规”?
马哲军(湖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党校学员互相吃请等不良现象是个老问题。过去抓一阵好一些,松一阵就不行了。一些地方形成不好的风气,互相攀比。你请我,我就回请你;你请的档次高,我请的标准也不低;你去看望领导,我也要去探访;别的单位派人看望,我的单位为何不来人?如此等等。中央很重视,群众有意见,一些学员也不堪其负。过去确有一些规定,这次规定操作性更强。
【背景】根据通知精神,湖北省委党校出台配套的“七项制度”,即:承诺制,入校先签廉洁自律书,承诺“六不”:不私驾公车,不留公车驻校,不参加“带彩”(编者注:方言,以钱财为赌注)娱乐活动,不用公款相互宴请,不接受贵重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不接待“礼节性”来访;公示制:学校定期对学员在校食堂消费情况进行公示;登记制:来访人员和车辆一律登记;巡视制:省纪委会同党校对学员执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巡视督查;还有述廉制、追究制、反馈制等。所有措施都有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