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放射物被传泄漏事件引发辐照食品安全争论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更新时间:2009/8/3   ]

  针对人们的谈辐射色变,王作元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大可不必过于恐慌。很多时候事故本身没有那么大,但是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事故就被成倍地放大了”

  “关于辐射产生的效应分为两大块。”王作元说,“一是确定性效应,只有超过一定剂量值才会发生,后果可能是眼晶体混浊、明显口腔溃疡、掉头发、皮肤烧伤、脑型、肠型放射病,甚至死亡等。另一种是随机性效应,主要指的是癌症发病率的增加。受到照射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病,有一定概率,接受的辐射剂量越大,概率越高。所以,人接受的辐射剂量越小越好,或者说,尽量不要接受没有必要的辐射,”

  据王作元介绍,目前国内核事故医学应急的相关培训每年都在进行,“但是相关的应急医务人员还是太少,甚至国内的大多数三甲医院都缺乏具有核事故医学处理知识的人员。如果每个省都能有1-2家医院能够处理核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那么很多损失就可以避免了。”

  “中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核电站,而建核电站的地方大都是工业最发达、用电量最大、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发生或大或小的事故都会引起周边群众的恐慌。”王作元告诉记者,“核电站反应堆事故会释放出大量的放射性碘。因此对周围居民的碘预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目前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普及这样的知识,并且能够在事故发生之前就做好准备。比如稳定碘片的生产、储存、更新、发放等工作都要事前安排好。很多时候,未雨绸缪才是我们目前最应该做的事。”王作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