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这笔钱能到位吗?”
聂春雷:“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新农合制度从开展到现在以来,各级政府都是非常重视,所以资金的到位还是非常好的,因为你这项制度,如果没有资金的到位,农民不能及时得到报销,你这个制度就发展不下去”。
记者:“新农合在最初设立的时候,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那么现在有了这100元钱的统筹之后这个问题能解决吗?”
聂春雷:“从目前来看,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缓解,新农合搞了以后,现在农民的就医需求增加得很快。而且从我们统计的住院率来看,过去刚开始搞的时候,住院率是2%点多不到3%,现在已经达到5%点多,接近6%”。
记者:“就是农民现在敢去看病了”。
聂春雷:“对,敢去看病了,所以住院率在增加”。
聂春雷告诉我们,目前住院报销比例已经达到了40%,今后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加。
聂春雷:“明年后年我们的筹资水平要是筹到150元的情况下,我们就力争能够使农民看病,特别是住院部分能够报一半”。
自费部分大幅降低,农村患者实在受惠
新农合制度于2003年开始试点,2008年已经全面覆盖农村地区,受到农村老百姓的广泛欢迎,大家把加入这项制度简称作“参合”。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国共有8.3亿农民成功“参合”。在这一制度下,中央、地方两级政府与农民个人共同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互助共济。由此可见,新农合的“新”在于政府补助、农民参保,分担农民治大病、住院的医疗费用,避免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那么,新农合筹资水平现在提高到人均100元,到底意味着什么?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能因此得到多大的改善?我们的记者在河北三河进行了调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