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干部还透露,“有传言说是有人找到北京市政府有关方面,想让他们给变更成产权房,搞产权证。政府才发现这个东西不对劲,这个事才被暴露出来。这种东西在京郊已经有3年了,最早是在南边兴起的,也是先从那边发现的。”
从开发商介绍的情况来看,目前北京购买这些“农家别墅”的人,大都是市区居民,有机关干部、老教授、个体业主、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等等。
农民的“无奈”:
“补偿金赏你多少是多少”
“一亩地只要几万元的补偿,政府就可以征用我们的土地,然后以几百倍高价拍卖给开发商。而我们为什么不能直接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放入市场进行流转,或直接进行开发?”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一些村民的议论和不解。
“农民最大的资产财富就是他的土地使用权,而通过土地流转,使他们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财富变现成其加快经济发展的生产资本。”阳坊镇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于是,很多集体经济组织试图通过‘小产权房’等形式让一些农民发家致富,也凸显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将土地使用权变转化本的迫切愿望。”
“当地农民的土地租出去可以收租金,自己种可能面临着赔。”阳坊镇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大棚农民自己留着种,挣不到什么钱。别说一个大棚20多万,给他十个棚20万元他都不要。这个棚租给他,叫他一年交5000元钱他都不干,因为他交不上去。
这位干部表示,“村里是绝对不主张农民自己在大棚里种菜的,他们要的是眼前利益。租那样的农耕地,一般是300元/亩1000元/亩。而把这些地建成大棚别墅租给城里人,每亩的收益可达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比普通耕地多出许多倍。”
对于市区居民在村里买大棚别墅,昌平区阳坊镇的一位农民告诉记者,“这些大棚出租给城里人每亩收益上万元,而我们只得到区区几百元,赏你多少是多少,谁知道村干部和开发商从中捞多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